[75] XiaoZhou Xia, Qing Zhang, Pizhong Qiao, Lijuan Li,Interaction between cracks and effect of microcrack zone on main crack tip,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,2010,31(1),67-76
[74]刘仲秋, 章青, 朱增强. 基于超变形法的深埋引水隧洞稳定性分析. 固体力学学报. 2010;1.
[73]江涛, 章青,直接增强自然单元法计算应力强度因子,计算力学学报,2010,27(2):264-269
[72]江涛, 章青,线性强化材料弹塑性分析的自然单元法,力学季刊,2010,31(2):288-296
[71]夏晓舟, 章青,裂纹间作用机制探讨及微裂纹区对主裂纹的作用效应研究,应用数学与力学,2010,31(1):61-70
[70]黄丹, 章青, 乔丕忠, 沈峰,近场动力学方法及其应用,力学进展,2010,40(4):448-459
[69]杜荣强, 章青等,大岗山和溪洛渡高拱坝强地震损伤比较分析,水力发电学报,2010,29(5):6-10
[68]杜培荣, 韩立新, 章青. 混凝土细观非均匀性的数字图像描述.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, 2010(10).
[67]胡海霞, 章青, 丁道红,基于分形理论的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研究,混凝土,2010年第6期,31-33
[66]刘明, 章青, 刘仲秋,基于ABAQUS的弹脆塑性本构模型二次开发及其应用,红水河,2010,29(1):47-51
[65]蒋群, 夏晓舟, 章青. 超长距离通信系统中远程泵浦的优化设计. 光通信研究, 2010, 36(1).
[64] Zhang Qing, Xia XiaoZho. A macro-meso constitutive law for concrete having imperfect interface and nonlinear matrix,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-Technological Sciences, 2009,52(3), 634-640.
[63]蒋群, 夏晓舟, 章青. 基于能量密度支函数的混凝土宏细观屈服准则的构建. 三峡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9, 31(6):40-44.
[62]蒋群, 夏晓舟, 陈爱玖, 章青. 引气减水剂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. 三峡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9, 31(3):46-51.
[61]陈爱玖, 章青, 王静, 盖占方,再生混凝土冻融循环试验与损伤模型研究,工程力学,2009,26(11):102-107
[60]陈爱玖, 王静, 章青.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试验研究. 新型建筑材料, 2008, 35(12):1-5.
[59]陈爱玖, 王静, 章青. 正交法分析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基本性能. 混凝土, 2009(1):79-83.
[58]夏晓舟, 陈爱玖, 刘峰, 章青. 基于渐变网格剖分方法的再生混凝土细观数值试验. 中山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8, 47(s2):14-17.
[57]夏晓舟, 章青, 李丽娟,引气量对混凝土摩擦系数影响规律的理论探讨,广东工业大学学报,2009,26(3):26-30
[56]杜荣强, 林皋, 章青等,大岗山高拱坝强地震作用下损伤破坏分析,计算力学学报,2009,26(3):347-352
[55]王义锋, 章青. 基于界面元法的向家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,岩土力学,2009,30(9):2691-696
[54]江涛, 章青.单位分解增强自然单元法计算应力强度因子,工程力学,2009,26(6):52-57
[53]丁道红, 章青. 混凝土缺陷研究综述,混凝土,2009年第10期,16-18
[52]江涛, 章青.中厚板弯曲问题的自然单元法,固体力学学报,2009,30(4):424-431
[51]江涛, 章青.自然单元法计算裂纹与材料边界问题,应用力学学报,2009,26(4):690-694
[50]江涛, 章青. 基于Lasserre算法的自然单元法形函数计算. 力学与实践, 2008, 30(4).
[49]刘仲秋, 章青, 徐兰玉. 重力坝沿建基面滑动的能量突变理论分析研究. 水电能源科学, 2008(5):86-89.
[48]刘仲秋, 章青, 束加庆. ABAQUS软件在岩体力学参数和初始地应力场反演中的应用. 水力發電, 2008, 34(6):35-37.
[47]刘仲秋, 章青. 岩体中饱和渗流应力耦合模型研究进展. 力学进展, 2008, 38(5).
[46]章青, 陈爱玖, 李珍, 卓家寿,孙学毅. 基于界面元法的改进压力集中型锚索作用分析. 工程力学, 2008(4):45-49.
[45]陈爱玖, 章青, 刘仲秋, 夏晓舟. 混凝土细观分析的研究现状. 混凝土, 2008(6):21-25.
[44]黄丹, 章青, 郭乙木. 电阻法检测金属构件损伤及预测疲劳寿命. 无损检测, 2008, 30(4):213-215.
[43]黄丹, 章青, 卓家寿. 典型纳米单晶铝构件损伤破坏的原子模拟. 機械強度. 2008 ;30(4):582-585.
[42]黄丹, 章青, 卓家寿. 纳米金属丝拉伸破坏及其应变率效应. 固体力学学报, 2006(s1):193-198.
[41]黄丹, 章青, 郭乙木. α-Fe和Ni纳米丝单向拉伸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.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, 2006(5):12-15.
[40]夏晓舟, 章青. 含两类附加函数的扩展等参有限元法. 计算力学学报, 2008, 25(1):41-47.
[39]章青, 陈爱玖, 王大伟. 基于非线性有限元法的高拱坝坝肩岩体抗滑稳定分析. 水利学报. 2007;1.
[38]赵艳, 章青, 陈丽萍. 抛物线形双曲拱坝体型参数拟合及其在溪洛渡工程中的应用. 水电站设计, 2007, 23(2):18-21.
[37]夏晓舟, 章青, 刘光焰, 汤书军. 混凝土宏观力学参数估算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. 河海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7, 35(4):438-443.
[36]夏晓舟, 章青, 汤书军. 混凝土细观损伤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. 河海大学学报:自然科学版, 2007(3):319-325.
[35]夏晓舟, 章青. 一类指数型间断函数的嵌入非连续等参有限元法. 固体力学学报, 2006(S1):49-55.
[34]夏晓舟, 章青, 李国华, 徐道远,刘光焰. 模拟不连续介质的非连续有限元法. 河海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5, 33(6):682-687.
[33]陈爱玖,章青, 刘仲秋. 高拱坝抗震理论分析进展.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, 2006(4):67-73.
[32]武丽, 章青, 张海娥. 基于交替迭代算法神经网络评价岩石边坡稳定性.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, 2005(2):132-135.
[31]黄华峰, 章青. 考虑坝—水—地基共同作用影响的挡水坝动力分析. 中国水利, 2005(16):57-59.
[30]章青, 周资斌, 卓家寿. 分区界面元-有限元-无限元混合模型. 计算力学学报, 2005, 22(1):8-12.
[29]周资斌, 章青, 吴锋. 弹塑性有限元和刚体极限平衡法混合分析土坡稳定.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4, 26(2):5-8.
[28]江涛, 章青. 平面钢桁架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实现.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, 2004, 24(4):40-43.
[27]邵国建, 卓家寿, 章青. 岩体稳定性分析与评判准则研究.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003, 22(5):691-691.
[26]章青, 彭宣茂. 龙滩大坝底孔坝段的抗震分析. 红水河, 2003, 22(3).
[25]赵进勇, 章青, 邵国建, 卓家寿. 用干扰能量法模拟边坡失稳过程. 岩土工程学报, 2002, 24(3).
[24]张金明, 章青, 李彦彬. 岩爆应力状态分析.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2, 10(4):17-19.
[23]章青. 岩体不连续结构面变形研究与界面应力元法.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, 2002, 2(3):12-16.
[22]章青. 结构分析的界面应力元模型与方法.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, 2002, 2(4):1-5.
[21]章青, 朱虹, 卓家寿. 支护方案对岩石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[J]. 河海大学学报:自然科学版, 2001(B12):27-30.
[20]章青, 陈和群. 库底淤砂视为液固两相介质时挡水坝的动水压力[J]. 工程力学, 2001(A01).
[19]陈和群, 章青. 库水中淤沙对刚性坝的动水压力影响. 河海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00, 28(4).
[18]章青, 卓家寿. 三峡船闸高边坡稳定分析的界面元法与评判准则.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, 2000, 19(03):285-285.
[17]王润富, 章青. 碟簧桩帽壳体的动力分析.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, 2000, 20(2):31-34.
[16]章青. 有限元分析中开挖释放荷载的正确计算--对有限元计算深开挖中挖方等效荷载的分析一文的讨论. 河海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1999, 27(3).
[15]章青, 卓家寿. 盾构式输水隧洞的计算模型及其工程应用. 水利学报, 1999(2):19-22.[140]
[14]方义琳, 卓家寿, 章青. 具有任意形状单元离散模型的界面元法. 工程力学, 1998, 15(2):27-37.
[13]章青, 卓家寿, 曾三平. 南水北调穿黄隧道的非线性分析. 河海大学学报:自然科学版, 1998(4):35-39.
[12]章青, 傅春梅. 考虑表面波影响时挡水结构的动水压力. 河海大学学报:自然科学版, 1998(6):38-44.
[11]章青, 卓家寿, 邵国建. 混凝土坝横缝接触问题的变分不等式解法. 水力发电, 1998(11).
[10]章青, 卓家寿. 加锚岩体的界面应力元模型. 岩土工程学报, 1998, 20(5):53-56.
[9]江永超,章青. 坝:水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有效解法.安徽水利科技.1997(3):22-24.
[8]章青. 坝:水动力耦合作用分析的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. 江苏力学,1996(11):139-146.
[7]傅作新,章青. 水体压缩性对挡水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. 河海大学学报,1994(6):1-7.
[6]章青, 傅作新. 方块脉冲函数在水坝抗震分析中的应用. 水利学报, 1993(6):67-74.
[5]章青. 结构与介质相互作用分析的若干进展——首届全国结构与介质相互作用学术研讨会综述. 河海科技进展, 1992(2):31-39.
[4]章青, 傅作新. 坝—水—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半解析法. 水利学报, 1991(10):38-42.
[3]章青. 变截面梁板弯曲问题的一般解答. 应用力学学报, 1990(3):94-98.
[2]章青, 傅作新. 拱坝坝面动水压力的加权余量解法. 河海大学学报, 1990(2):32-41.
[1]章青, 傅作新. 考虑库底吸收作用时挡水坝的抗震分析. 河海大学学报, 1988(6).